「吃檳榔提神罹舌癌 南投醫院為病人手術重建」
(記者陳嬿汝/南投報導)南投一名年約60歲林姓男子,年輕工作時開著砂石車早出晚歸,為了養家活口,常靠著吃檳榔來提振精神,一吃就是40年。半年前因為舌頭痛到話都沒辦法好好說,至衛福部南投醫院就醫後竟驗出罹患舌癌第四期。林男接受了手術,現正進行化療及放療。他痛定思痛覺得嚼檳榔賠上健康,子女為了照顧他也忙於奔波,若再一次機會,絕不碰檳榔。父親節前夕,南投醫院呼籲一家之主更需遠離檳榔降低罹癌風險。
國軍台中總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(現支援衛福部南投醫院)表示,病人來診時其構音已出現狀況,且因為長期嚼檳榔導致嘴巴嚴重纖維化,因此嘴巴打不開。進行口腔檢查時就明顯看到一腫塊在舌頭後段,靠近舌根處,安排相關檢查及切片後確診是舌癌。吳昭寬醫師為病人進行「舌癌廣泛性切除術」切除病人3/4的舌頭,而組織的缺損則安排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手術」,來保有病人的吞嚥、言語、咀嚼功能及外觀。
嚼檳榔對健康危害大,許多民眾誤以為檳榔單吃,若不摻石灰等添加物,便不會致癌。但國內學者已有研究指出「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」,即使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就可能致癌,而檳榔更是造成口腔癌的關鍵原因。
吳昭寬醫師表示,當民眾若出現口腔潰瘍超過2週以上未癒合或口腔內出現紅班、白斑或腫塊,加上又有抽菸或吃檳榔習慣,建議應就醫進行口腔黏膜檢查。國民健康局提供30歲以上民眾,每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,民眾可持健保卡至耳鼻喉科進行篩檢,南投醫院亦會不定期至社區安排篩檢活動。
依據國健署資訊指出,106年度男性嚼檳榔率最高的縣市,南投縣(10.2%)佔居第四位,與全國嚼檳榔率相比也顯著較高。洪弘昌院長表示,在職場上可能因建立人際關係或工作上的需要,民眾有嚼檳榔的習慣其實不少見。但有鑑於口腔癌的死亡率不低,民眾更應為自己的健康把關。癌症對整個家庭影響甚鉅,若一家之主倒下,更是愁雲慘霧。在父親節前夕,院方呼籲遠離檳榔才可降低罹病風險,鼓勵民眾多關心家中男性,使其戒掉檳榔,並且定期進行口腔篩檢,即早預防,保持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