彰化縣歷史建築大城咸安宮修復工程開工
(記者黃水順/彰化報導) 彰化縣長王惠美縣府團隊積極推動文化資產保存,向中央爭取經費修復及保存縣內的文化資產,今(27)日上午彰化縣文化局在大城咸安宮辦理「彰化縣歷史建築大城咸安宮開工祈福典禮」,由彰化縣長王惠美、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蹟聚落組副組長林炳耀、大城鄉長蔡鴻喜、大城咸安宮主任委員吳信楷等人出席,祈求工程執行順利,並與鄉親分享文化資產維護的喜悅。
王縣長說,大城咸安宮極富歷史文化價值,縣府於97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後,即依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程序辦理後續的修復規劃,於100年完成第一階段調查研究,106年完成第二階段修復工程規劃設計,108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核定補助修復計畫,工程總經費預估計2,853萬元,文資局補助2,139萬元,縣府編列配合款572萬元,其餘由所有權人彰化縣大城咸安宮管理委員會編列5%自籌款142萬元,並已完成採購發包作業程序。
王縣長表示,彰化縣建縣近300年,歷史悠久,相對地有很多豐富的文化資產,咸安宮位在大城鄉中心位置,也是居民的信仰與活動中心,主祀保生大帝,建立於清道光年間,在昭和時期曾重修為現今格局,香火傳承距今也已有上百年的歷史,不僅是大城鄉大城厝地區仍保有舊貌之重要宮廟,也是在地人重要的生活記憶。感謝歷任縣長以及所有為大城咸安宮付出的鄉親,這次大城咸安宮修復工程工期約365天,這段期間會造成些許不便,但是希望修復工程能保有歷史建築的原汁原味。
林副組長表示,咸安宮於97年訂定為歷史建築,廟裡的雕刻、木牌等都是很好的工藝品,這次的修復工程文化部與彰化縣文化局會好好的監督,用最好的品質修復。
大城鄉長蔡鴻喜指出,咸安宮歷經滄桑,連續發包8次標不出去,後來由咸安宮總幹事拜託相關人士,由中央再撥款補助經費後,最終才能順利以2,853萬元發包出去,相信大城咸安宮經過修復整理,未來可以更加舒適。
「彰化縣歷史建築大城咸安宮修復工程」將於109年初將進場施作,預計110年1月修復完成,修復後亦將朝王縣長重視的深化文化傳承與創新,強化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再利用,推動其成為文化資產修復活化的重要據點之一,並結合周邊王功海牛文化、及二林鎮的文化資產景觀,打造文化觀光小旅行,再創彰化文化觀光新亮點。
與會人員還有立法委員洪宗熠、彰化縣議員謝彥慧、吳淑娟、蔡家豪、謝言信謝林玉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衣鳳、大城鄉農會總幹事蔡南輝、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、二林戶政事務所主任謝維元、各級學校代表、各級民意代表及地方仕紳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