彰化縣跨文化漢學中心「國際交流實驗工作坊成果發表」
(記者陳曉柔/彰化報導)彰化縣推動「鹿港國家歷史風景區」於鹿港文開書院成立「彰化縣跨文化漢學中心」,8月27日至8月30日舉辦為期四天三夜之國際實驗交流工作坊,邀請對台灣漢學特色有高度興趣之國內外學者及青年學子參與,並於今(30)日上午在文開書院舉辦「國際交流實驗工作坊成果發表會」,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代表縣長王惠美與會,來自德國、大陸、馬來西亞、台灣學子約25位專家學者及學員參與,期許以跨文化的視野體驗反思台灣漢學資源。
擔任本次工作坊的講授師資有何乏筆教授,投入於中國文人美學與道家哲學之研究與實踐;水墨書畫家蔣三石教授,透過墨色的濃與淡描繪出超越語言的細膩情感;當代莊子學、當代儒學劉滄龍教授;古琴家馬俊國教授;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柯小剛教授;資深茶人賴彥廷老師、書法家林俊臣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打造的跨文化漢學師資團隊。在各種不同文化背景學子、學者專家的參與,落實彰化縣跨文化漢學中心讓台灣漢學資源走向世界,共同探討世界各文化共享漢學資源的精神。
三天的國際交流實驗工作坊,讓學員探討跨文化漢學的精神、茶道文化探索、體驗書畫藝術、在地工藝參訪體驗、大音希聲-古琴並深入在地漢學生活體驗及宗教暨民俗生活,用夜間踏察方式進行課程分組創作。30日的國際交流實驗工作坊成果發表會,展現學員三天努力成果,在學生創意思考及各項體驗創作過程,不只是跨文化漢學精神,也是跨領域、國際文化的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