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事人流連沿途美景、報案人誤認發生意外
(記者林豈緯/南投報導)日前1名林姓男子到仁愛警分局過坑派出所報案指稱,渠與楊姓友人各騎乘1部機車分別從臺中、彰化兩地出發,相約前來仁愛鄉卓社林道內的良久瀑布探險,返程時雙方約定由林姓男子騎車先行,17時30分於卓社林道出口處會合後,再分別返回住處;惟林姓男子到達約定地點後,超過約定時間且天色日漸昏暗,卻遲遲不見友人出現,手機又因為在騎乘機車的過程中,不慎掉落到地上損壞而不堪使用,在楊姓友人遲到且林姓男子缺乏聯絡工具的情況下,心急如焚故的向警方報案,擔心楊姓友人在返家的過程中發生意外。
過坑派出所所長陳俊賢、警員李亦宸獲報後,立即偕同報案人至卓社林道沿途,尤其是4.5公里下切處,最危險的9大髮夾彎一帶,仔細搜尋楊姓友人的蹤跡,惟經沿線探查後,並未發現楊姓友人或疑似發生意外之情事。
後來,警方請林姓男子提供楊姓友人姓名,但據以查詢後警方的電腦系統中卻顯示「查無此人」,惟林姓男子堅決的表示與楊姓友人雖然已經10年未連絡,但兩人曾為高中同學,確實有此人;再詢問林姓男子有關楊姓友人騎乘之機車車號,林姓男子卻表示未能記住,無法以車追人,此時,楊姓友人的真實身分不禁令人存疑。
最後,警方嘗試以林姓男子的帳號登入到之前兩人連絡的臉書軟體,終於聯繫到楊姓友人,才發現原來楊姓友人已於前幾年改名,卻未告知林姓男子,加上在臉書中採取的是化名,因此警方的電腦查詢系統才「查無此人」;楊姓友人同時向警方表示他已平安下山,正在返家途中。
警方還原整個事情經過,原來楊姓友人下山時,因為沿途多處駐足、流連卓社林道的美景,因此錯過約定的時間,並未發生意外;林姓男子焦急的前往到派出所報案時,當時正巧楊姓友人騎機車通過約定的出口處,因此錯過林姓男子,才讓林姓男子誤以為楊姓友人恐怕發生意外。
警方表示,卓社林道全程約25公里,雖然沿途風景秀麗,但路徑蜿蜒、多險陡坡及陡降彎道,且路況崎嶇不平,呼籲遊客行經此路段務請小心駕駛、注意安全;登山或野外郊遊,則建議儘量結伴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