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試焦慮症季節到 醫師教您放鬆之道
(記者陳嬿汝/南投報導)我們台灣社會向來重視教育與文憑,種種考試從年頭考到年尾。尤其是炎炎夏日,更值考試旺季,各類大小考試陸續登場。除了國家公職高普考,各類特考、還有專業證照考,以及暑期最受矚目的大學指考入學考等等。在這酷熱的大「烤」季節裡,考試何其多,考期愈是逼近,考生的緊張壓力就會愈大。
面臨考試,台灣的考生從小考到大,從小學到高中,在學校裡早已身經百戰,歷經了多少大大小小數不清的考試。雖然一次考試無法考出一個人真正的實力、創造力,但不管你喜不喜歡,「考試」卻是目前台灣學生,在成長過程中很難避免的一種生活事件和壓力。尤其,當一旦要進入全國性一起競爭的戰場、或是面臨個人在生涯關卡的各類資格考試,許多人會有一試定終身的認知,還是會感到神經非常緊繃,以至於承受壓力過大。不但無法靜下心來專心準備考試,有時超過身心負荷之後,會伴隨出現了一些心身症狀,進一步演變成所謂的考試焦慮症、考前焦慮症候群等問題。
一般「考試焦慮症候群」常出現的心身症狀,包括失眠、頭暈、頭痛、胸悶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、食慾差、胃腸不適、便秘、腹瀉、頻尿、睡後易醒、嗜睡、全身無力、習慣性情緒低落等。
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王雅甄表示,「考試焦慮症」泛指因考試壓力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緊張症狀。輕度的焦慮可以引發個人的學習動機、增加學習效果;但是因為擔心考不好,憂慮考後的結果,導致過高的焦慮,反而會造成準備考試時注意力無法集中,或考試時出現思考中斷等反應,進而影響表現。進一步又造成焦慮,如此惡性循環。因應之道,要避免長時間持續的閱讀思考,可以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,從事運動紓壓,或者練習肌肉放鬆訓練。
這些伴隨考試而引發的生理、心理方面緊張的症狀,通常會在考試過後、壓力紓解的情況下可以自然痊癒。不過,如果考前心身症狀明顯,導致常失眠、過度焦慮不安、腸躁症等身體不適,或情緒低落的考生,還是可以尋求「社區心身門診」諮詢或醫療協助,讓專業人員來協助考生重新找回穩健的生活節奏,讓準備考試漸入佳境。